网站首页 > 活动 > 文博快讯
广东历代状元逐个数
发布日期:2017-06-14

◇揭阳日报记者蔡烨华

 

多角度呈现状元故事

 

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代,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状元及第,是古代读书人寒窗苦读的毕生追求,也是步入政坛、光宗耀祖的最好途径。

 

在开科取士的1300年间,潮汕地区仅出了1位文状元和2位武状元,就是整个广东也仅出了9位文状元和5位武状元。9位文状元分别是:莫宣卿、简文会、张镇孙、伦文叙、林大钦、黄士俊、庄有恭、林召棠、梁耀枢。5位武状元分别是朱可贞、林德镛、李威光、黄仁勇、姚大宁。

 

作为我市“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重头戏,由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主办,市博物馆承办的“广东状元展”于14日在市博物馆开幕,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集中展示和回顾广东状元(主要是文状元)的人生轨迹,包括状元生平、成就和诗歌作品、著作等。

 

市博物馆当天还别出心裁地推出“聆听状元故事,巧绘状元图”活动,通过状元故事讲解、有奖知识问答、状元板画制作等增进展览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市博物馆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能够体现全社会对知识的尊重,加深市民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

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了解和感受广东状元的人生轨迹

状元文化知识抢答气氛热烈

状元板画制作为展览增添了趣味性


状元大多学冠群伦

 

除了通过一系列的笔试大关,状元还要通过在金銮殿上现场回答皇帝的考题,纵论安邦治国、兵马运筹等各方面的策略。因此,大多数状元学冠群伦,才华横溢,在当时是一时俊彦。他们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高分低能的“样子货”。在展览介绍中,你会发现不少状元,从小就在乡里有“神童”的美称,他们既有天资,同时又更为勤奋刻苦,凭借锲而不舍的苦学精神,得以金榜题名。从他们的墨宝、诗歌、著作以及事迹,你可见到状元身上大多具备较高的文学水平、艺术素养、政治才华和思想境界。

 

在广东的状元里,最牛的当属出生于肇庆封开的莫宣卿,他7岁时已会吟诗作对,1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就中秀才,被乡人誉为“神童”。17岁时,他赴京科考,被皇帝钦点为状元。他是广东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也是年龄最小的状元,被唐宣宗称为“南方奇才”;而名气最大的状元当属南海人伦文叙,小时候人称神童、急才、鬼才。他中状元后,他的3个儿子后来也均取得进士,当时人称:“一门四进士,父子魁三元”,其一家获得当时皇帝御赐“中原第一家”;而潮汕地区唯一文状元林大钦,其文章深得三苏笔法,以至“操笔为文,屈注奔腾”,神气宛若三苏。明嘉靖十二年(1533),林大钦到参加殿试,一天之内写成近五千字的策论。嘉靖皇帝观后,叹为奇才,特意钦点为状元;广东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梁耀枢,他是同治十年中的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湖北乡试主考官等。慈禧曾赞叹:“梁耀枢,金玉君子也!”其书法娴雅端庄,在北京故宫的储秀宫、体和殿等留有他题写的墙饰。

 

状元人生充满正能量

 

通过展览,你会发现,状元们以儒家的仁义道德为精神信仰,在不同的领域施展抱负,在历史上镌刻下自己的身影。细读状元们的人生历程和诗文歌赋,他们身上满满的正能量仍能穿越时空,给予今人以启迪和教化。

 

林大钦在大量的文章中,充分展示了他忧国忧民、治国兴邦的政治情怀。他在殿试的策论中就明确地提出了八项治国方略:均田、择吏、去冗、省费和辟土、薄征、通利、禁奢。高中状元后,林大钦在翰林院当了约三年修撰,因母亲不适应京城气候,又深感宦海叵测,且为宰相严嵩等妒忌排挤,即以“母病”为由,疏请归养,回到家乡潮州府的华岩山宗山书院讲学,回潮后,朝廷多次召唤,林大钦却“屡趣不起”“屡促不就”,始终“视富贵如浮云,温饱非平生之志;以名教为乐地,庭闱实精魄之依”。直至34岁逝。

 

广东状元中最长寿的状元——吴川人林召棠,他不满朝廷腐败,托病辞归故里后,终身从事教育,寿至87岁。清代广州唯一状元庄有恭勤政爱民,治水政绩突出,虽历尽宦海坎坷,却不改初心。他对家乡的教育非常关注。在番禺县学重建之际,他欣然作《重建番禺儒学记》以勉励后生。

 

状元中也有舍生取义者。两宋唯一的岭南状元张镇孙,少年神童,官至校书郎,后因不依附奸相贾似道而外放。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攻破,他临危受命在广州抗击元军,曾收复陷落数月的广州,但后来因为敌众我寡,被俘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