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生活|從共赏风雅开始
美学空间|体验风雅汉式生活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是二十四节气唯一一个传统节日,
所以清明不仅有感恩思源、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涵,
也是人们认知历史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重要时刻。
清明更是一种精神。
为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和缅怀革命英烈,
由揭阳市博物馆主办,
揭阳市实验小学、汉风美学生活馆协办,
于3月30日举办了“我们的节日:
“清明怀古|缅怀先烈伟绩”主题活动。
活动圆满成功,
孩子们在观展、抄诗、
品寒食一系列活动中
瞻仰和缅怀先烈,追思他们的伟绩
体会了责任、礼仪和感恩
懂得了珍惜现实,珍视历史,
敬重别人和敬畏公德
小编终于等到了摄影师的返图了,
接下来小编带未能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们
一起来浏览整个活动的过程。
签到
揭阳市实验小学四年级40多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揭阳市博物馆馆长陈晓文首先发言讲话
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接下来由汉风美学生活馆的卜圣老师主持活动,
讲述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有关清明节趣闻。
同学们踊跃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有问有答,现场互动轻松活跃
参观《揭阳革命史陈列》展览
博物馆工作人员郑树彬小哥哥
带领孩子们参观革命史展厅
讲解展览内容
《揭阳革命史陈列》
主要展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蒋介石、周恩来带领国民革命军
二次东征抵达揭阳,
开创了中国近代战争史上
以少胜多的“棉湖战役”战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周恩来带领南昌起义军进驻揭阳,
部署指挥了“汾水战役”,
主持召开了流沙军事决策会议。
大革命时期国共双方
主要领导人率部莅揭,
给揭阳地区(含普宁、惠来)的
革命运动带来巨大影响。
为揭阳的解放和新中国的
诞生做出重大的贡献。
让历史告诉现在,
让历史启迪未来,
同学们要时刻珍惜揭阳的光荣革命历史,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和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为新中国的崛起振兴而奋斗。
参观《学廉洁成语,讲传统故事》展览
看完革命史,郑树彬小哥哥
带领孩子们来到长廊浏览“学廉洁成语,讲传统故事”展览。
《学廉洁成语 讲传统故事》
展览以与廉洁有关的成语
和系列故事为主,
41幅图片,以直观易懂、
喜闻乐见的漫画配合简洁明了、
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
将与廉洁相关的成语和民间故事
向同学们展现出来,以传播正能量,
颂扬清正廉洁,鞭挞贪婪丑恶,
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让同学们在思想中深深植入廉洁的观念,
自觉提高个人廉洁修养,
推动社会风气不断向上向善。
清明词抄
第三个环节是
抄唐诗,默写革命诗,
汉风美学生活馆的玲珑小姐姐说:
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书法是传统艺术,
两者和传统节日结合,
更富有意义。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
认真运笔摹写杜牧三首七绝。
并默写革命诗词。
认真专注的样子最美,这样的场景总让人感动,
中国文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
老师们也加入了摹写诗作的队伍
马上就到了我们的第四个环节了,
那就是是收集同学们完成的书法,
选出优秀作品,由陈晓文馆长
和市实验小学陈小萍副校长
颁发奖品和纪念品,以资鼓励。
汉风家的纪念品都是由玲珑小姐姐手写的哦,希望孩子们能够爱上学习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此次奖品由汉风美学生活馆及揭阳博物馆提供,奖品中除了博物馆带资明信片,还有我们准备的寒食十三绝中的三绝。
说到寒食十三绝古人在春光明媚,
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
除了清明外出踏青、扫除祭拜外,
还有寒食的习俗即寒食节。
传说寒食节源于“之推绵山焚身”,
为了纪念介子推死难日在这天禁止生火,
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在各地的寒食习俗中,
被誉为“寒食十三绝”的老北京
寒食习俗最具代表性。
历史上的寒食食品多数寓意深刻,
种类也很丰富,包括寒食粥、寒食面、
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
也有一种说法,“寒食十三绝”具体包括:
姜丝排叉、螺丝转儿、硬面饽饽、糖卷果、
豌豆黄、艾窝窝、马蹄烧饼、焦圈、
馓子麻花、驴打滚、蜜麻花、糖火烧、
芝麻酱烧饼等。
摄影图片:揭阳市博物馆、涂英鹏 摄
版头图片:汉风美学生活馆
文字:林文娟、蔡烨华、玲珑